本帖最後由 gelu 於 2014-9-16 16:37 編輯
我想各位筒友應該都會覺得,要讓身邊的男性親朋好友接受電筒與刀具,似乎比較容易
至於女性,可就難了
除了接受,進一步要讓她們願意天天攜帶成為EDC
更是難上加難
然而有時女生的心思比男生細膩敏銳
一旦讓她們體會到電筒與刀具的好
往往會愛不釋手喔
話說十年前開始玩電筒跟刀具時,媽媽不大能理解
為何以前只用美工刀,還有永備電池附贈的手電筒的我
要開始購買比較高價位的電筒與刀具
電筒從一開始3C賣場一支幾百的LED電筒;慢慢進階到國產POLICE的破千電筒;
最後步入美製高端電筒
而相較於燈具,刀具我玩得少,就從瑞士刀、山寨工具鉗開始;之後開始購入破千的史密斯威爾森折刀;
最後到 BENCHMADE 數千元等級的折刀,或是一些美軍數千元的軍用直刀
後來幾次一家人登山出遊,或是跟團隊出遊,每當遇到黑暗的狀況
我的電筒及工具刀發揮了作用,媽媽漸漸能接受我的這樣刀燈愛好
比如曾經有一回冬天,爸媽跟一群友人要在拉拉山上的民宿舉辦活動,當時天氣很冷,我搭乘一位長輩的車,車上連我有五個人.
我們傍晚才從台北市出發, 其他車都早已到達山上. 我們到山下時天已大黑,
那天天候不佳, 所以沒有星光, 於是在蒼茫夜色中,我們沿著沒有路燈的崎嶇山徑緩緩攀升.
開著開著,車子進入了一段峭壁區, 由於連日的滂沱大雨, 路面泥濘不堪, 隱約見到大大小小的落石遍佈四周.
這時車上的人都繃緊神經, 提醒駕駛要小心開車.
突然間轟的一聲,車子似乎開不大動,駕駛趕忙停下車子,下車察看.然而除了車燈照到的前方位置,其他地方是一片漆黑.
當大家在黑暗中摸索時,我趕忙拿出隨身攜帶的SUREFIRE L1(2007版),將開關旋到底,呈高檔65流明的恆亮,遞給駕駛,又取出多備的E2D(到山區考慮穿透性會多帶白熾燈)幫忙搜索問題點, 大夥兒才發現車下卡入了不小的岩石, 就花了一番功夫將它移除到路旁,以免又有人遇到.
察看過後幸好車子沒大礙,就繼續上路,平安抵達民宿.安頓後大家聚在大廳聊天,說起剛剛的狀況,
長輩們還有些詫異我在那當兒像小叮噹一從袋中掏出了救命電筒,靠著它才能迅速安全地找出問題進而排除.迅速的離開落石區域。
在長輩的稱讚下,我媽媽除了替我們捏了把冷汗,也終於對於我的電筒露出嘉許的笑意。
別小看這樣的會心一笑,這就好比在多年不被理解的寒冬黑夜中,乍現的一道和煦曙光,著實溫暖人心
當然,不只這次,在許多經驗中,都讓媽媽體會到電筒的好處,以及高價電筒到底比一般電筒好在哪裡,慢慢的媽媽就能接受。不過前提還是不能太過喜新厭舊,一直購買新電筒,這樣還是會被唸的
至於刀具,有一次全家參加團隊的踏青旅遊,爬了一上午,大家都累癱了
好不容易到了午餐時間,大家都興高采烈地從行囊中取出帶來的拿手菜跟眾人分享,
餓壞的大夥兒夾著每道可口餐點,吃得津津有味,讚不絕口
主食吃完,有人拿出自己做的果凍跟大家分享
又熱又渴的眾人,見到清涼解暑的甜點,自是喜不自勝
正當大家都望眼欲穿地看著果凍時,主人發出”啊”的驚嘆聲
原來一大塊晶瑩剔透的果凍,他沒事先切好,也忘了攜帶刀子
大家臉都綠了,期待已久的甜點沒法吃了
這時,我發話了: 別擔心,我有帶馬蓋先的工具
大夥兒七嘴八舌地問: 什麼馬蓋先的工具,我們需要刀子切果凍! 你那什麼,拿出來看看
我便笑吟吟地,不慌不忙從口袋掏出我的瑞士刀,說: 瞧! 這不是馬蓋先的寶貝工具嗎?
大家發出”喔”的驚嘆聲,說: 對對! 馬蓋先都用這個解決問題,來來,太好了! 趕快切,渴死了!
那當口,邊切時,我感覺周為充滿了光芒,好像被捧上天的輕快
解決大家的民生問題真的很快樂!
我媽媽頓時也覺得很光彩,對瑞士刀投以讚嘆的眼光
我心想,太好了,繼電筒之後,刀子也得到特赦了
有一次母親節,我就送給媽媽兩樣東西
我想聰明的各位已經猜到是什麼了
一樣是電筒~ FENIX E05
一樣是刀~ 小瑞士刀
跟媽媽借來拍了照,分享一下照片(點擊見大圖)


我媽媽自己依照刀與燈的外形特色,搭配上吊飾,
一則方便取出,一則營造美觀藝術感
我發現女性比較會美化跟精緻化東西
像我的電筒跟刀從沒有為它們加上美化的東西過


兩個小傢伙被我媽媽打扮得那麼精緻
所以想讓她們跟我收藏的袖珍書櫥合影
讀了萬卷書後
行萬里路時,
有了電筒前途更加光明


我本來還擔心她可能不會太喜歡,可是後來我發現,她已經默默地每天攜帶在包包中了
這令我很驚訝! 因為媽媽一向不喜歡帶太重出門,東西都非常精簡
可是她卻願意天天攜帶這兩樣,有時候用到幫人解決問題,回來還會跟我說說呢
比如有一次她公司忽然整棟停電,辦公室跟樓梯間一片漆黑,正當大家都一籌莫展時,她就熟練地從包包中取出FENIX E05為大家照明,
下樓時大家都跟著她一起,以免失足滑跤
最近媽媽跟團去四川九寨溝、阿壩旅遊,臨行前我叮囑她一定要將這兩樣帶好,也幫她攜帶了備用電池
我說一定會遇到須用電筒的狀況
果不其然,在九寨溝的夜晚室外,電筒是重要工具。在阿壩也是,因為地處偏僻,常常斷電,只要住處一停電,我媽的電筒就變成大家的救星。很意外的,我以為一般人會知道電筒是必備品,可是一堆人沒帶手電筒
而且行程中,許多時候要切割東西,都是我媽借大家瑞士刀用的
由此可見,刀與燈是很重要的EDC啊
別小看這兩個小傢伙,(FENIX E05 跟小綠瑞士刀)
她們可是跟著我媽媽跑遍了地球許多地方
像新加坡、加拿大、印度、大陸都有她們的足跡
我常自嘲: 她們倆去過的國家比我還多呢
我想,各位筒友的媽媽、阿姨、姐妹等親人,以及女友、太太或是女性朋友,
應該很多都漸漸受您的薰陶感染,接受甚至喜愛上電筒與刀具
希望大家一起來分享您女性親友的電筒與刀具美照,
還有您如何說服讓她們認同,以及她們使用的精彩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