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罐头与刀 - 谈生存主义者(轉貼)

我來幫忙轉成繁體
不錯的探討內容
--------------------------------------------------------------------------------------------------------------------------
據說昨天晚上發生了3.5級地震,當時我正在睡覺,沒感覺到。不過昨晚上手機忘了關,一條大意是:“昨晚發生了地震,沒事,不要恐慌。”的短信最終還是在凌晨4點多把我給吵醒了。
  實際上就是在此時此刻,外面的大街上就充斥著恐慌的避難者,而我正好能趁著這個機會簡單粗暴的談一下我一直都很想說的生存話題。
  網上對生存主義的概括有很多,在這裡我先隨便抽出兩條供人了解一下:“生存主義者,是指那些積極地為自然災害、核戰爭或社會崩潰等社會性危機做准備的人,他們的最高目標就是個人或集體的生存。這種生存哲學曾被認為是杞人憂天或偏執狂,可是“9·11”事件以來,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開始信奉並實踐這種生存哲學。”“總認為世界大戰將要爆發、人類將要滅亡,到時就要完全依靠自己在荒涼之地求生。他們大都憤世嫉俗、遠離人群獨居,以最艱苦的方式生活並鍛煉自己和家人朋友,並大量儲存武器彈藥和生活醫療物資,挖掘掩體,以迎接世界末日的到來。”
  可以看到,生存主義者如果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來概括,就是指一些隨時為各種各樣突發狀況做好准備的人。如僵屍病毒(現實中的確有類似的狂犬病毒)、核戰爭、戰亂、自然災害、恐怖襲擊。這些災難現在並不僅僅會發生在科幻電影中,事實上在二戰之後,核武器、生化病毒使得真正的世界末日變為可能。
  就個人而言,我的生存觀還夾雜了一部分宿命:既然當時我正在睡覺根本無法察覺,那麼如果發生了特大級地震我的下場就是死,逃不過。無所謂,這點必須得放的開。

  我大約是在2004年之後才確切的意識到自己的生存主義(Survivalism)傾向,當時我僅僅把這些傾向歸結於自己的末世情結,至於生存主義這個名稱和他所代表的群體,在那時我並不了解。這些現在看來屬於生存主義的傾向最初有兩個表現,第一個表現:每次去超市的時候我都要在賣罐頭的地方站上半天,同時想像如果發生戰爭之類的災難應該選擇哪些利於保存的食品以便長時間儲藏。而且有那麼幾次我居然就莫名其妙的買了不少罐頭。第二個表現:我基本上是個凶器控,刀的愛好者(雖然買不起那些好刀最多YY一下...),房間裡一定要有把刀(甚至餐刀都可以)。現在這一點已經升級到了最好是24小時身上都有刀的地步,不然就渾身不舒服。在這裡順便推薦一本書(有PDF電子版)叫做《旅人看刀》,或者其實它的名字應該叫做《野外求生刀》。這是一本非常實用的書,全面介紹了刀具的種類、構造、使用方法等等。
  接著,我經常會計算家裡的糧食儲量和醫療用品,想像如果發生突發事件,家裡的食物和水可以維持多長時間;我有過買防毒面具和軍用頭盔等想法,並且在網上了解了相關信息;作為一個僵屍電影愛好者,在《驚變28天》、《活死人黎明》等電影的熏陶下,我甚至開始想像如果爆發了僵屍病毒我應該怎麼辦,並制定了非常詳細和周密的計劃。為了加強代入感,我每次夜裡起來都會望向窗外,幻想這是個僵屍肆虐的世界,我的逃生方案和補給路線應該如何;出門坐公交車或者在某些公共場合,我會觀察周圍的環境,誰有可能是小偷或者恐怖份子、附近是否有可疑包裹。代入則是培養生存習性的絕好渠道。《輻射3》、《潛行者》自然成了內存中的常客。
  如果說上述雜七雜八僅僅是有生存主義的傾向而沒有實際作為的話。事到如今我覺得已經到了去把他付諸實踐的時候了。其實大家所關注的08年和以往並沒有什麼區別。我們在電視上看見地震、雪災,就和我們看見911、俄格戰爭、以巴戰爭一樣。這些災難每天都在發生,雖然我們心裡總是會想:切爾諾貝利事故、恐怖襲擊、地震這些個破事怎麼可能發生在我的身上呢、我怎麼會被炸彈炸到呢?大概也會有很多人以此去嘲笑生存主義者,認為他們都是些杞人憂天的傻瓜。

  我想告訴這些人,在這個世界上,危機從來都是無處不在的,但是這並不是生存主義者唯一的精神動力。我們居安思危,並不是因為我們怕死,而是由於我們對人類的生命價值做出了屬於自己的判斷。事實上無論是昆蟲還是動物,幾乎所有的生命無時不刻都具有極為強烈的生存危機感,它們隨時警惕著被獵食者殺死。這種危機感是一種信念,是一切生靈都無法或缺的一部分。人類也只有在危機之中才能真切的感受到生命的價值和事物的價值,這樣的人生才具備最基本的意義。如果我們總是迷失在社會的安逸之中,扮演著既定的角色,便徹底喪失了生存的危機信念,喪失了人之為人的一部分。比如在描寫核災難的《輻射3》的世界裡,人類會為了搶奪一瓶干淨的水去發動全面戰爭。如果你不愁吃,不愁穿,那麼你在喝一杯水的時候便根本不會心懷感激,你在進食的時候更不會細細品嘗。你永遠無法體會水究竟有多麼珍貴、世間的萬物和你的生命是如此的來之不易。我們的祖先在吃飯的時候總是心存感激,是因為在那個時候,所有的食物都是自己親手播種或是自己狩獵的成果,每個人都經歷了獲取生命需求的整個過程,無論是飯前禱告還是其他的任何宗教形式,都充滿對神靈的敬意和對自然的敬意。中古的魔法和信仰追求其實無關傳統意義上理性對本體的執著,而可以被看成是一種洞悉萬物真名的感知方式,是融入自然的法門。但是,社會的發達和高度分工最終使人們缺失了這一切心靈上的體驗,使得人類社會與地球完全脫節。那些發內內心的自然信仰也會被拜物教和迂腐的唯物主義者當成單純的迷信而百般嘲笑。現代社會的腐朽在於一切事物的本質都被工業社會所異化,物欲的膨脹讓一切事物都喪失了它應有的價值。就連信息也包含在內,在爆炸的時代變的毫無意義,剛出爐就被扔到垃圾桶裡(當然他們中的大多數本來就是垃圾)。人們大概想像不到在世界毀滅之日,那些幸存者通過模糊的電台收音機窺探外界的艱辛與感激,更不會體會到當工業社會在面對災難的時候,那種根本不值得一提的脆弱。
  如果說消費主義、物質主義的人生觀是工業社會的悲劇,那麼與之相對,生存主義則是對自我生命最大限度的掌控(注:藝術是對自我精神最大的掌控)。所以很多生存主義者甚至希望災難降臨到這個世界,從而讓自己的生命意志得以發揚光大。對於他們來說,死不是問題,在死之前做過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就像生存狂的游戲《輻射3》所表現的一樣:從101避難所走出來的那一刻,你將滿懷激情的踏上自己的死路。

這種心態就如一位生存主義者所言:
我們從小心中就有一種情結,一種末日情結。
每每路過廢墟時,我們的心中會感到一陣慰籍
我們知道,繁華的都市不是屬於我們的舞台,那是嬌嫩花朵們的暖房。
我們每天在這個浮華、虛偽、軟弱的城市中等待著,
我們在旁人白痴般的嘲笑聲中做著准備,
等待著那一天的到來。
這個城市的末日,花朵們的末日。
無論是天上降下的是炸彈還是傘兵,
無論湧來的是洪水還是坦克,
我們會倔強的活下去。
活下去不是為了證明我們的生命,
而是為了證明我們的信念。


附資料:

  在冷戰時期,處於核威脅的美國人有一種極度的不安全感。其中一些人認為世界大戰將要爆發、人類將要滅亡。他們開始著手為這個事情做准備,希望到時完全依靠自己在荒涼之地求生。這群人被稱為Survivalism,在國內被翻譯為生存主義、生存狂或者生存偏執狂。雖然冷戰已經結束,但是生存狂的卻依然大有人在。現在他們不光擔心核子戰爭,還擔心恐怖主義、外星人襲擊地球、隕石撞地球、甚至是僵屍病毒等等,總之他們就是一群杞人憂天的家伙!尤其是911之後,生存狂的數目開始激增。美國幾乎每個大城市都有自己的生存主義者社團,但是即便如此這些人在美國仍然是非主流。筆者和一些在美國的朋友聊天,他們都沒有聽說過這種人的存在。對於公眾而言恐怕生存狂組織基本能跟邪教組織或者神經病劃上等號。1987年有個名叫羅伯特.加裡.塔許納(Robert Gary Taschner)的生存狂,在艾斯康迪多市(Escondido)的寓所內搞了個防核子掩體,並且藏有大批武器和爆炸物。警察包圍了其寓所,此人拒絕投降並且對警察開槍,槍戰中1名警員殉職此人則被當場擊斃。(這家伙可以做我的精神領袖了--不祥之子注)
  當然這只是少數生存狂的極端情況,大部分美國生存狂是無害的,他們只是杞人憂天,而且積極的為天塌下來之後的生活進行准備。一個標准的生存狂首先需要有強壯的體魄,為了在惡劣環境下生存,生存狂一生都會苦苦的鍛煉身體。其次生存狂要終身學習知識,醫療、地理、建築、軍事都要懂點,還要會掌握縫紉、烹飪、建造房屋、野外生存、射擊等基本技能。所以生存狂大多不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家伙,大部分生存狂都受過良好高等教育並且出身清白的白人。作為一個生存狂,注定一生不求最好不求最貴,但求最安全。生存狂從來只穿純棉或者斜紋布制成的衣服,因為它們防火。生存狂不喜歡去人多熱鬧的地方,比如演唱會、夜總會。因為人多擁擠的地方容易發生踩踏和恐怖襲擊。生存狂盡量不坐飛機,因為他們感覺在空中生命不由自己控制,最重要的是坐飛機武器無法隨身攜帶,這會讓生存狂感覺很不自在。
  生存狂們有一個概念叫做EDC,這當然不是陳冠希的英文名的縮寫,而是英文EVERY DAY CARRY 的縮寫,就是每天必須都要帶的東西。雖然每一個生存狂的EDC都會有所不同,但是有一樣是必須有的---刀。他們相信即便什麼都沒有只要有把刀,就能解決很多問題。比如可以用刀砍柴火取暖,或者用來狩獵然後把動物切開吃掉。當然標准的生存狂隨身絕不會只帶一把刀的。除了刀子之外,生存狂必帶的裝備是取火工具,人類學會利用火之後才開始跟其他動物不同。生存狂當然深知這點,因此起碼要帶上一個防風打火機。對於骨灰級的生存狂而言打火機和火柴都不可信賴,他們生火工具是鎂塊。這是一種輕便而且可靠性極高的東西,基本就是一塊鎂金屬加上一根引火棒,使用的時候先用刀子把從鎂條上削一些鎂粉下來然後摩擦引火棒就能打出火星,點燃鎂粉。這種工具即便是海水泡過也可以使用,一小塊就可以點火上千次,對於生存狂而言這才是最可靠的。除了這兩種必備的工具之外,生存狂的背包中還有急救包、收音機、手電筒、繩索、記事本、地圖、羅盤等工具。這和一般的戶外探險者的裝備幾乎是一樣的,不同的是戶外運動者出去探險遠足才帶這些東西,生存狂卻每天帶著上下班、約會、接孩子。
  以上種種只是生存狂每天拿著的工具,標准的美國生存狂都有地下避難所。當然很多美國人的家裡都會有地窖,因為美國每年都要按購置住宅使用面積征收房地產稅,可是地窖、壁爐、閣樓、煙囪不算使用面積不用征稅。所以美國人都愛挖地窖儲藏點東西或者干脆住在裡邊。生存狂的地窖自然與眾不同,他們往往會用鋼板加固地窖,甚至干脆把一個裝甲箱子埋在地底下當避難所。裝甲地窖內設有空氣循環系統和自主發電設備,並且在裡邊儲藏了足夠幾年用的食物和水,保證即便在核污染環境下還能活幾年。事實上這是個非常麻煩的事情,因為食物和水都會過期,所以要定期更新這些東西,搞不好一年還有哪麼幾個月要吃罐頭過活免得浪費。為了避免幾年都吃罐頭,很多生存狂還有溶液沒培養裝置,用來生產蔬菜補充維生素。生存狂的地窖除了結實以外,還要盡量隱蔽,所有通風口和出口都要精心偽裝好,免得被敵軍、恐怖分子、外星人或者僵屍恐龍什麼的把老窩端了。除了藏好之外,生存狂也有鬥爭的准備,他們會在地窖裡邊藏了不少武器,被擊斃的那位老兄不就是這樣嗎?什麼刀子?那是切割工具,根本不算武器。生存狂要求的武器必須是大威力的,因為敵人不一定是人類也許是僵屍。所以美軍現役的小口徑步槍不是生存狂的首選,生存狂普遍喜歡用蘇聯的AK47系列或者美軍裝備的M-14中口徑步槍。中口徑步槍的好處是除了用來防身之外,等外面相對安全的時候還能用來打獵改善伙食。除了步槍之外,生存狂一般都會有霰彈槍用來近距離防身,在電影中這是打僵屍的利器,近距離一槍消滅一只僵屍。手槍當然也是必不可少,不過根據生存狂偏愛大口徑的習慣,一般要點四五口徑手槍才夠派頭。至於機槍或者狙擊步槍,只要條件許可,當然是多多益善。除了槍之外,爆炸物也是必不可少的東西,雷管、TNT、導火索在骨灰級的生存狂地窖裡邊少不了。以前美國警察搜查某生存狂住所的時候還抄出了迫擊炮、榴彈炮一類的大殺器,當然這種東西在生存狂中也是非主流的。生存狂一般都有強大的無線電電台,主要作用並不是為了通訊而是為了在地底下避難的時候了解外面的情況,因為到了那個時候手機、電話、互聯網什麼的肯定都沒了,唯一還存在的就是短波通信。只要打開電台就能知道外面的情況到底如何,如果說什麼信號都沒有,那說明地球上人類大部分都完蛋了,這不正是生存狂們日夜為之准備的狀態嗎?要准備這些成本是在所難免的,有人曾經算過一筆賬,如果要購置齊全生存狂的裝甲地窖中所有裝備和物資,最少要20萬美元。窮光蛋是不可能成為真正的生存狂的。
  生存狂在美國雖然是非主流人群,美國電影卻似乎特別青睞生存狂的主題,幾乎每年都能看到一兩部。比如去年上映的《我是傳奇》就是個典型的生存狂電影,威爾.史密斯飾演的主角是紐約最後一個人類,其他的市民都變成僵屍了。他天天就住在裝甲保護的寓所內,跟一只狗相依為命。這是典型的生存狂狀態。
  除了這個之外,生化危機等僵屍肆虐地球的片子也是標准的生存狂電影。還有一部當今大紅大紫的馬特達蒙早期主演的生存狂喜劇電影,內地流傳不光,港台翻譯為《男人三十憨居居》,片中講述主角的父母為美國國防部專家,冷戰期間自己家地下有個核避難所,一次空難主角父母誤以為核戰爆發,躲入避難所。30年後主角已經30歲,被派到地面去探查核污染情況,搞出很多笑料。片中對於核避難所的描述深得生存狂的精髓。
  現在美國熱播的電視劇《迷失》,其中一個主角(當然是指John Locke--不祥之子注)也是典型的生存狂。此人遭遇一次意外後下肢癱瘓,終日坐在輪椅上。但是身殘志不改,仍然堅持生存狂的理念要去澳洲打獵鍛煉自己。飛機墜機在荒島後,主角居然恢復正常。從行李裡邊拿出裝備幫助難友在荒島生存,也算修得正果。
  美國生存狂文化受基督教影響甚大。基督教義中的末世情節是生存狂的精神來源,從生存狂的成分而言也多是美國傳統白人家庭,有色人種少數族裔少見。由於美國社會高度發達,即便普通市民的生存意識也遠遠高於我國,青少年從小能接觸野外生存探險的培訓還有諸多童子軍一類的生存訓練組織存在。自然對於生存問題格外重視,筆者認識一位美國華裔警察,剛到美國的時候感覺美國很亂,每天晚上都有警笛聲嘶鳴。但是生活一段時間之後,卻了解嬰兒窒息和老人忽然昏厥是自然想像無法避免,沒有警笛嘶鳴反而不正常。其後更投身警界工作,即便是下班的時候身上也要跟生存狂一樣帶上一把折刀以備突發事件。
  生存狂之所以在美國誕生是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並且是其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自然產物。隨著國內近年來經濟上升,自然災害頻發。國人也對生存非常重視,各種戶外運動裝備和產品熱銷,有些人更效法美國生存狂在家中囤積物資,備戰備荒。在網絡上也有專門的生存狂討論區,大家互相交流經驗。當然由於國內高度密集的城市人口,大部份人要想如美國生存狂一樣深挖洞廣積糧是不可能的。擁有可以殺死僵屍的大殺器更加是違法犯罪自討苦吃。但是從積極的意義而言,生存狂文化可以讓更多的人掌握生存技能和知識,面對如這次地震這類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時,可以在政府的救援隊趕到之前就實施自救,囤積的食物和水也能馬上拿出來使用。如果還備有藥物和急救裝備更加是雪中送炭。相信隨著國人的整體生活水平與素質漸漸提高,人們對防範自然災害認識的提高,國產生存狂的數目也會與日俱增的。



    生存主義者,是指那些積極地為自然災害、核戰爭或社會崩潰等社會性危機做准備的人,他們的最高目標就是個人或集體的生存。這種生存哲學曾被認為是杞人憂天或偏執狂,可是“9·11”事件以來,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開始信奉並實踐這種生存哲學。最近,《紐約時報》記者羅伯特·科爾勒走訪了兩位城市生存主義者,揭開了他們的神秘面紗。

    “大隱隱於市”
    如果不是已經與傑克約好的話,科爾勒是絕對不會注意到他的。傑克中等身材,極瘦,穿一件普通的黑色T恤和哢嘰布褲子,上面看不出任何品牌。“永遠不要吸引別人的注意”,這是傑克對科爾勒說的第一句話。與記者想像的不同,傑克不是什麼憤世嫉俗的越戰老兵,而是一位27歲的自由藝術家,專門從事圖形和唱片封面設計。科爾勒給他打了十幾次電話並且經歷了一次爽約後才最終約到他。讓科爾勒不解的是,傑克居然生活在紐約,這本應是生存主義者唯恐避之不及的地方。
    “8 年來我沒有在餐廳吃過一頓飯,很少去公共場所。我從不看電視,它只會誤導大家。災難發生時電力公司、電話公司都指望不上,因此我自己准備了發電設備和通信器材。你也不應該過分依賴超市,所以我儲備了大量冷凍食品”。傑克隨身帶著一個白色的塑料購物袋,裡面裝著他的應急物品,包括多用工具盒、抗生素、繃帶和一把長刀。他的家在市郊一處偏僻的地方,房子本身就是一個城市偽裝的傑作。“從外面看去它好像沒人住一樣,你經過它時絕對不會看第二眼,就像我一樣。”傑克還在全市找好了幾個藏身之地,如果再次發生類似於“9·11”的事件,他可以就近躲到其中一處。
    “ 許多人認為生存主義就是整天拿著把槍趴在屋頂上,憂心忡忡,懷疑一切,事實並非如此,但如果真的到了那步田地,我也會那麼做的。”傑克說這座城市裡至少還有60個像他這樣的生存主義者,他們的隊伍還在不斷壯大。“下次見面時我們就不認識對方了,不要給我打電話,”臨走時他對記者說。

    從“卡桑德拉”到“生存主義者導師”
    過去6年間,阿托恩·愛德華茲一直把紐約世貿中心稱為“核彈的最佳彈著點”。此外他還發表過其它聳人聽聞的言論,例如早在1999年他就說過有人在阿富汗某地建起了一個生化武器工廠,向美國發動襲擊只不過是個時間問題。當時人們都把他稱為“卡桑德拉”(希腊神話中特洛伊國王的女兒,具有預知未來的稟賦,但命中注定不為人所相信),沒想到“9·11”驗證了他的預言,他也一下子成了明星,9月11日當天被四次請進電台直播間。
    阿托恩只穿粗斜紋棉布和高織棉衣服,因為它們能最大限度地防火。他的手上一年四季拿著一件夾克,以便在遭遇生化武器或“髒彈”襲擊時能夠減少皮膚與空氣的接觸。他的左腕上還戴著一個自制的6英寸寬的皮質“護腕”,裡面的夾層裡裝著一個小記事本、一支鋼筆和一塊潛水表。此外他還背著一個12磅重的應急包,裡面有18種不同的工具,“它們在發生緊急情況時可以救你的命,例如鉗子可以關掉煤氣閥”。
    阿托恩在紐約當地的生存主義者中是個很有號召力的人物。1989年,他成立了一個名叫“准備網絡”的非營利性組織,不僅呼吁人們要有危機防範意識,而且傳授應付突發情況的“即興自救方法”。他還招募了16名導師,和他一起倡導城市生存主義。阿托恩的計劃是把“准備網絡”建成“聯邦緊急事件管理局”的民間附屬機構,在災難發生時減輕民眾的恐慌和損失。他經常說:“每次離開家門時都得做好不再回來的准備。”

    信徒越來越多
    如今,許多美國人已經不再認為生存主義是一種邊緣的生活哲學,而是把它作為恐怖主義時代的處世態度。前來聽阿托恩講座的觀眾越來越多,目前已經超過了 2000人。他自己設計的一種防煙頭罩也賣出了400多個,“如果世貿中心的人有了它,許多人就能幸免於難”。不少聽眾向他請教“如何活得更安全”。例如一位富婆表示“不管你推薦什麼我都會去買”,他告訴她去買一把“泰瑟槍”(可以發射一束帶電鏢,使人暫時不能動彈的武器),一套太陽能應急照明設備,一台帶信號放大器的20波段無線電掃描儀,一套溶液培養設備(用來自己種植蔬菜)以及一台磨(自己磨面)。結果她全部照辦,現在“感覺踏實多了”。與她相比,賓夕法尼亞州一位名叫克雷頓的男子則顯得更有創意。他在地下建了一個二層閣樓,裡面儲存了夠燒5年的木材,而且它的煙囪和通風孔也設計得十分隱蔽。“如果社會垮了,沒有人會發現它的”。
    目前,阿托恩正在寫一本書,來介紹新生存主義的理論和實踐。“簡單點兒說,生存主義的實質就是每次當你離開家門時,都要為不再回來做准備。”書中介紹了許多關於如何應付火災、洪水、核爆炸等災難的技巧。與聯邦緊急事件管理局印制的《自救手冊》不同,阿托恩的書更強調人在求生時應該充分發揮智慧,“現代人對於技術過分依賴,如果他們擁有穴居人的生存技能,就可以從容面對任何災難了。”(摘自美國《紐約時報》)
1

評分次數

  • bm1bet

Offline
男人三十憨居居(又譯: 超時空寵愛)
這部可以在http://www.acfun.tv/搜到

主演並不是麥特戴蒙
應該是作者搞錯了
Offline
其實是不必做到很誇張的地步
但是要有一定的意識, 尤其台灣並不是安全的地帶
至少要有颱風跟地震的應對準備心態
Offline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