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石洗鈦柄

就我知道的部分哈啦一下 :


電鍍鈦說簡單點就是給鈦的表面加了一層膜,這層膜的厚度決定它的顏色,而不同電壓可以達到不同的膜的厚度。控制電壓和時間從而控制膜厚,你就能操控顏色了。
火焰處理同樣是給鈦加一層膜,彩虹表裡的電壓改成溫度一樣適用於火焰處理。
電鍍和火焰不同的地方在於這層膜的成份。
電鍍上去的膜是氧化鈦,火焰上去的膜裡除了氧化鈦還有氮化鈦(因為空氣裡有氧也有氮)。
氧化鈦的硬度大約55,比較耐磨,氮化鈦(TiN)硬度81,非常耐磨。
如果火焰時不用加氧的焰,燃氣裡不完全燃燒的碳還可能與鈦形成氮碳化鈦(TiCN),硬度90,超耐磨(鍍在鑽頭上用來增加耐磨度的東西)。
另外一點,氧化鋁也是超硬超耐磨的東東,電鍍時6Al4V鈦合金裡的鋁怎麼也變不成氧化鋁,但是火焰時就有可能形成剛玉結構。更是增加了表面硬度和耐磨度。
----------------------------------------------------------------------------------------
通當 鈦的氮化物是可以作到"類鑽"的硬度,如單純使用電鍍,則我不確定,之前處理是以 PVD 或 CVD 為主。
通常硬度多少,除了看材料外,製作方式也很重要,在PVD製作的前提,TI的氧化物可以超過他所說的 55 HRC蠻多的

控製顏色,又是另一門學問了,他只講了一部分: 在很薄的厚度時,是由厚度來控製(nm)(10^-9 公尺);若厚度到一定程度,則厚度不太影響顏色(10^-5~~10^-6公尺)。在薄的時候影嚮顏色的,除了厚度外,材質的折射率,吸收,也都是影響的主因。

供前輩參考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