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 又上新聞了"9旬老婦急診 慈濟醫冷語拒看"

|
對行善者多責、對為惡者心寬,這是世間看客常有之誤.
有時在善的團體 行惡事 或有時在惡的團體 行善事
只是這世間 真真假假相互糾纏 實在難以清楚的分個123出來
濫用十方財 有這麼一句話 地獄門前僧道多
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帶角還.
違背捐款人捐款的初衷 萬般帶不走 唯有業隨身 ---這是小弟看待社會上勸募.慈善團體的依據
不過這中間種種因緣參雜其中.... 小弟有想過一個問題
舉個例子 就是舉個例子 僅僅舉個例子:
*******我是分隔線*******
假如有個團體因為某個事件募到一筆錢
其中有五成捐款人的初衷是因為這個事件而捐款
另五成則是因為想在這個團體中 藉著捐款次數.數量而獲得在這團體中的各種肯定:包含地位.階級.權力等等 這個事件只是他捐款的一個機緣 或在這五成捐款人的認知中 認為這個團體有必要也必須在全世界各地建立富麗堂皇的標誌性建築 以宏揚這個團體的理念等等
那這個團體因這個事件募到的這一筆錢 有的用在這個事件上 有的用在買地蓋標誌性建築上
這樣有算濫用十方財否?
*******我是分隔線 *******
以上的例子 曾經困擾小弟多時 後來就不再困擾小弟了. 有的時候,比無情更傷人的,或許是愚蠢。
通達不諱機巧.可不失真意. 而機巧卻礙通達.則真意難明。
曾有多年的朋友 就這個舉例 非要我說個黑白分明出來
小弟又怕自己辭不達意 誤導他人 斷了他的善念
只能借用看來的一句話回他: 大道無形仙蹤飄渺,不可言傳也非我所知.
因為在這個例子中 集合了人世間種種因緣相互纏繞 彼此不分
我只能建議他 去選一部佛經 選自己看得懂得 喜歡的 有緣的
天天看 也不用看很多部 或是去買某某經註解等等
就天天看他選的那一部經 等看出味道來再說
若發善念行善舉 則時時檢視自己是否有違初衷 當清明不惑.
以上是小弟的想法 謝謝各位的觀看 |
-
1
評分次數
-
問魔
惡怨擾人是魔,殘生絕忍是魔,暴躁失智是魔
糾結難對是魔,失于坦然是魔,自擾清明是魔
刻薄于類是魔,離本逐縱是魔,欺心另求是魔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