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鈦合金防彈能力

本帖最後由 rlhm882001 於 2016-2-1 00:09 編輯

那塊鈦板肯定超過一吋厚,但鈦在相同厚度下,對動能彈防禦能力明顯優於鋼板、陶瓷板或聚合物板。

以傳統一塊過的防彈板計算,要接下7.62 NATO穿甲彈複數命中(NIJ4級) 的話,鋼板要半吋 (12.7亳米)厚、SAPI的抗彈陶瓷要一吋厚 (25.4亳米,而這數值未知是否需配合抗彈背心),而聚合物得超過3公分厚,但這厚度也不能捱太多發,而且中彈會讓穿戴者痛到靠腰……

一吋左右的鈦板頂得住點50BMG近射直擊沒穿是很不錯的,三萬多焦耳啊,但不代表鈦是萬能的,鈦在極端環境的耐力遠不如鋼鐵。鈦延展性不佳,防禦小口徑武器射擊時很好 (俄式鈦頭盔可以硬吃步鎗彈) ,但被炮級口徑的高質高速實體穿甲彈轟擊可能整塊粉碎,被HEAT轟到更糟糕,在高壓環境下鈦在500度就會著火,純鈦本身還是燃料呢……跟M113的鋁合金車殼一樣是優質打火機,一打就著,每打必著。 www
14# cjwuknight

其實還是要看用途跟處理方式
在需要相當程度輕量化的結構時
要保持高強度時鈦合金是首選
而不是說鈦金屬本身有多強
連飛機也不是全用鈦組成
鋁合金強度已經不差了

如果說要來說
鑽石是 ...
twxads 發表於 2016-2-2 05:35
不過目前個人防彈裝備的主流仍是陶瓷和聚合物,金屬一來以單位防禦力來說較重,二來導熱也導電,在寒帶環境會導走體溫致失溫,在熱帶環境則會吸熱致燙傷人,陶瓷和聚合物則是絕緣的 (在冰天雪地赤手摸金屬會把你的皮都黏下來)。

然而,在抗多次打擊和粗暴使用的範疇金屬是較好的,聚合物不耐紫外線侵襲,會脆化,而陶瓷遭受重擊後會粉碎而非金屬的單純凹陷 (當然,在步兵來說,防彈板凹陷是致命的問題,防彈板凹陷時形同鐵鎚重擊身體,可能打碎肋骨後導致內出血致死......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