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開箱] 終於可以玩"流明"測試了

本帖最後由 toobadorz 於 2018-5-28 21:35 編輯

恭喜,真是太好了,以後可能又多些測試數據做參考(?)

修正得到一個響應常數是個很累人的工作,不只是漫射效果可能因為手電筒的光束特性(泛光,遠射)與口徑需要校正,照度計也有需要校正的地方。這原因是因為照度計是透過內建的濾光片實做出近似於國際照明協會所訂的明視函數,藉此得到出一個照度讀數。

但濾光片與響應函數這部分做的好或不好成本有差,且不同波長能量分布的光源測出來的偏差值是不同的。這其實表示,即使兩支手電筒完全相同,燈珠的型號與光效等級也相同,只有光色不同,測出來的結果可能就還是有明顯差異,而這個差異常常就是因為照度計本身的誤差造成的,而且這個誤差會由兩個比較對象光源的光譜能量分布的差異決定,常常比想像中大,超過 10% 都有…

舉實際的例子,我曾買過幾支使用不同燈珠(XM-L2 T4 7C,XM-L2 U2 5C,XP-L HI V2 5A,XP-L V6 3A)的狼族 Lumzoo GH10,都以這樣積分方法測出來的數字就因照度計不同有很大差異,雖然前後試了三支不同價位的照度計,都還是或多或少的有點不太正確,後來是另外找了幾個口徑接近,光色也接近的已知亮度不同參考光源(XM-L2 3C,5C,7C)做對照,才得到一個比較信服的數字。

要真的排除照度計的誤差,除非直接改用光譜儀測量出各頻段的能量分布之後積分(還可以順便算 CRI ),不然實在很難解決。但因為光譜儀價格很高,目前業餘的測試者裡幾乎只有 maukka 是用專業積分球加上光譜儀,已羨慕…

手電筒的直徑也會影響到積分結果,因為通常我們自己 DIY 的積分裝置內表面積並不算大,手電筒又不是個點光源,口徑大的話就相當於少了那麼大的一塊面積協助漫射,還要想辦法吸收這種誤差,很麻煩…
6

評分次數

7# steel

客氣了,我也還在摸索,正在用時間累積經驗…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